1、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在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中,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开端。17至18世纪、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两个重要时期。在这两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对外扩张,积极开拓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步确立。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资本主义列强支配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反全球化示威,并导致会议无果而终。在此后一些重大国际会议期间,都爆发了反全球化的示威和抗议活动
—— 以上材料均摘自《经济全球化趋势》
问题:(14分)
(1)结合材料,概述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试评述“经济全球化”。(8分)
参考答案:(1)(6分)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国际组织的广泛建立;市场机制的完善与协调;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跨国公司的发展等(以上任意一点2分)。
(2)本题评分要素:观点2分、史实4分、论述2分,共8分
参考:观点(2分)——从形成因素分析,如“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过程特点分析,如“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从后果影响分析,如“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和地区发展之间差距”;从应对策略分析,如“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反全球化运动并非明智之举,应加强协调并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选其中一个观点并展开评价即可2分)
史实(4分)——根据材料,对经济全球化形成过程的史实进行概括。
论述(2分)——需对应以上核心观点,结合材料,史论结合。
本题解析:第(1)问结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过程,联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级阶段特征,工业革命的进行及带来的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等归纳概括解答。第(2)问要注意:1、认识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爱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受益者。3、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全方位的挑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近现代西方有句名言:The glory is Greece ,the grandness is Rome(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似乎他们对古希腊罗马文明怀着一份永远无法释怀的感念,奉它们为西方文明之根。
(1)古希腊以其健全的民主政治、繁荣的商品经济和灿烂的思想文化影响后世,尤其是雅典更成为全希腊的学校。请写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奠定基础的改革家。(1分)写出伯利克里改革的历史意义以及在其改革期间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名称。(2分)古罗马则是以其完善的法律影响后世的。请写出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1分)
(2)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政体形式最为典型的是两种什么政体? 并举出两个典型国家。(3分)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该宪法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梭伦 (1分) 使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大会(2分)?《十二铜表法》(1分)
(2)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英国 美国 (3分)?分权和制衡?建立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效保障了美国社会长期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1)结合教材中所学的内容可以直接回答雅典的著名改革家有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伯利克里时期雅典进入民主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最高权力机关为公民大会;古罗马成文法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2)结合教材内容可以直接回答欧美代议制最典型的国家是英国和美国,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美国通过“三权分立”模式建构自己的国家政体,不仅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实施而且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西方政治的发展变化,其真实目的在于通过对西方政治发展变化的探究找出中西文明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进而探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高考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侧重中西政体的发展比较,就本题而言考察角度较为直接,难度偏低。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材料二 《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法西斯的反人类政策。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谈谈你对此举的看法。(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做出的努力。其效果如何?(9分)
参考答案:(1)种族灭绝政策。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警示后人不忘战争;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维护和平。(6分)
(2)努力:成立联合国;调解斡旋国际争端;倡导裁军和军备控制;组建维和部队;开展反战和平运动。(3分)
效果: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缓解了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受到了少数国家的干扰和挑战;战争冲突仍不断发生,维护和平任重而道远。(6分)
本题解析:(1)二战中,纳粹德军对被占领的地区进行了大屠杀,以犹太人为最,损失了数百万人口。这是种族灭绝政策。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的是告诫世人,和平来之不易,珍惜和平。(2)战后成立了联合国,建立了一整套的维护和平的国际机构等,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但是也要看到,世界最终和平的梦想还是任重道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荀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荀子认为统治者政治上应该怎样做?(2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1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民贵君轻”的观点,(1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礼法兼治,王霸并用。”)(1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从汉代起,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或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分)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2分)
(4)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答对任4点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纵观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其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于
A.1894~1907年
B.1912~1920年
C.1928~1936年
D.1950~1953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期是在国民党国民经济十年建设时期,即1928年到1936年间。这一个时期一个是时间长,由国家的支持,发展较快,为抗日战争奠定了宝贵的物质基础。故选C。A项是初步发展时期;B项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时间较短;D项是民族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点评:进入20世纪后,民族工业有两个快速发展阶段,一个是一战期间,主要是1912年到1919年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个是1927年之后的10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