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兰设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他认为:“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腹中藏着西方文化,它一旦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我们的孩子施加影响。”下列对此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芭比娃娃尚未进入伊朗市场
B.经济利益是本次对抗中双方角逐的核心
C.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国家坚持本国传统文化
D.萨拉娃娃代表第三世界的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计出萨拉娃娃以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美国芭比娃娃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影响……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腹中藏着西方文化,它一旦进入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我们的孩子施加影响。”说明作者不认可美国文化对伊朗的影响和坚守本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所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 D两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50年,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有关东亚情势的演说:“共产主义者在韩国所作所为?,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在10年、15年和20年前所做的一样。我敢肯定,假如让南韩沦陷,共产党的领袖便会变本加厉,进而攻击我们邻近的国家。”这位总统在演讲之后随即采取了哪一种亚洲政策
A.视共产中国为大国而采取强硬的围堵政策
B.不待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即断然出兵南韩
C.援助并借重台湾国民党军队协助南韩反攻
D.为避免骨牌效应而开始军援南越对抗共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朝鲜战争暴发后,美国与日本签订安全协定(1951年),后又与南韩(1953年)、台湾(1954年)签订共同防务条约,作为围堵共产党势力在东亚扩张的防线,因此A项符合材料;美国出兵朝鲜半岛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83号决议,B项不符合史实;蒋介石政权曾试图参加朝鲜战争,为美国拒绝,C项不符合史实;D项发生在1961年,与题中“随即”不相符合;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曾经希望,原子弹可能使苏联人更好‘控制些’,这个模糊期待没有起作用;如今,金钱收买苏联人的尝试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材料表明 “二战”后的美国
A.曾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B.一直利用军事优势威胁苏联
C.选择“冷战”是因为苏联在经济上不合作
D.力图主导欧洲一切事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美国原先希望用美元诱使苏联从东欧撤退并加入资本主义控制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可知战后美国试图把苏联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据《国际条约集》(1948—1949)记载:“为了实现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更广泛的经济合作,会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这说明当时的经互会
A.让中国渡过经济难关
B.有利于欧洲一体化
C.逐渐发展为华约组织
D.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冷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使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为了共同克服经济困难、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1949年1月,苏联及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由此可见,经互会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抗资本主义阵营封锁的产物,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冒险和混乱。我们的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得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此外,任何为了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府、政党或集团,都将遭到美国的反对。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甚至更多)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640亿美元)启动了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的西欧经济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新援助战略的明确内涵是将大量资金注放东欧,使其成为恢复混乱经济的样板,以重新启动苏联国内的改革进程。这种改革旨在促进从失调的控制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
——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刊)
材料三: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几乎筋疲力尽。商业利益将在1992年促使西方在前苏联提供援助。便是我们目前不像1947年那样感觉到明显的安全威胁,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欧洲复苏而使出那么多钱。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2月25日)
请回答:
(1)马歇尔声明“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有关文字对此加以简要评价。
(2)参照材料一和材料二,马歇尔计划与“新马歇计划”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意图的异同。
(3)材料三与材料二表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对“新马歇尔计划”的调整明显下降。试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1)马歇尔一方面称其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和任何主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其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实质是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遏制”共产主义。同时还强调任何图谋阻挠别国复兴的政府,任何为政治或其他目的而企图增长人类痛苦的政党、政府,不能得到援助并将遭到反对。可见,马歇尔计划有明显的反苏反共色彩。
(2)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复兴西欧资本主义经济,遏制共产主义;新马歇尔计划是为了促使东欧和苏联进行所谓“改革”,使其演变为资本主义。两者都是反对共产主义的。
(3)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西方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基本达到。
本题解析: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但是“一超多强”的局面短期内还不能改变,因为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短期不会改变。对于目前世界形势,要准确定位。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两种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资本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并没有改变。材料针对美国从二战后一直推行和平演变的策略。解答时要注意材料的有效信息。第一问要依托材料结合史实分析说明。第二问阅读材料对新旧马歇尔计划概括说明。第三问要从材料给出的时间结合史实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