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的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德国和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这些国家都扩大了政府的职能,加强了对经济的管理,故B项正确;ACD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
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压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这些举措
A.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
B.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
C.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
D.整顿了金融秩序为新政的推行奠定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这些举措的受惠对象是小房主和部分市民,并非垄断资本家,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增加就业,排除C;整顿了金融秩序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排除D;这些举措有利于改善民生,因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主要采用的经济理论是
A.凯恩斯主义
B.自由主义
C.重商主义
D.“人民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罗斯福新政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正符合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2分)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各国大力发展经济,出现了一时的繁荣局面,美国的发展尤为显著。……在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鼓励下,分期付款制度及股票投机活动刺激了消费市场和金触市场的活跃。许多人都乐观地认为,美国已进入了“永久繁荣”阶段。
材料二

罗斯福宣誓就职?遵守工业法规的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新政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永久繁荣”破灭的标志是什么?(2分)分析“破灭”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两项措施?(2分)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历史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标志:1929年爆发了经济大危机。(2分)
原因:自由放任刺激资本家盲目生产;过度的贫富悬殊,使购买力下降;分期付款、股票投机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4分,任意两点即可)
(2)措施:恢复工业生产或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2分)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国家的责任。(2分)
影响:帮助美国摆脱了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2分)
本题解析: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呈现繁荣景象,但繁荣的背后蕴含着危机。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美国经济“永久繁荣”破灭的标志。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的鼓励”;“分期付款制度及股票投机活动刺激了消费市场和金触市场的活跃”;贫富差距加大,市场购买力下降。
(2)材料二的图片“遵守工业法规的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反映了新政对工业的调整;“田纳西水利工程”体现的是新政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3)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实行。影响:“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回升,后半期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工商业和国民经济状况也有显著改善。”;“新政对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评: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罗斯福新政不仅不是法西斯主义,而且还起到了避免走向法西斯道路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只能说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