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法国其已然者矣……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1902年)
材料二?中国与法国民情最相反,路梭(卢梭)诸贤之论,施之于法国,诚为取乱之具,而施之于中国,适为兴治之机。……先生日虑及此,弟子窃以为过矣。……法国革命影响于全欧者多矣。弟子谓法人自受苦难,以易全欧国民之安荣,法人诚可怜亦可敬也。
——梁启超《致康有为书》(1900年)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观点。结合所学,说明其提出的历史背景。(10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梁启超的观点与康有为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评价他的观点。(6分)
参考答案:
(1)观点:认为政治变革要循序渐进,反对激进的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4分)
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推行“新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等人坚持保皇改良立场。(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不同:反对全盘否定法国革命;主张用革命手段改造中国。(4分)
评价:梁启超的观点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了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一,从材料中“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法国其已然者矣……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不难概括出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晚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角度分析作答。第(2)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中国与法国民情最相反,路梭(卢梭)诸贤之论,施之于法国,诚为取乱之具,而施之于中国,适为兴治之机”的信息来比较不同之处;第二小问从梁启超顺应时代潮流以及对西方思想传播角度综合概括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简称为“一化三改造”的总路线,其中的“一化”指的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生产资料公有化
D.农业生产集体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由于西欧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坚持,关贸总协定保留了特惠制和关税同盟条约,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因此,关贸总协定使美国?
[? ]
A.完全没有达到目的 ?
B.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
C.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未能主宰世界市场 ?
D.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未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这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 )
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与材料“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迄今已近两个月,在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中展出了科技、生态资源、人文自然景观等丰富多彩的展品,给各国游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然而,1876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