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2分)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1)比较上面两幅示意图,指出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国内外贸易路线图的主要区别。(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区别:唐代海陆交通都很发达,宋代海路发达,陆路衰退。(4分)
(2)原因:唐朝国家统一政治安定,经济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北方西域等民族关系融合,对外交流频繁(4分)宋朝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经济重心南移,制瓷业、丝织业、茶叶等生产发达,造船航海技术发达,促进海路交通。(4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比较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唐宋的外贸易路线图就是“丝绸之路”, 从图上看,唐朝有三条陆上丝绸之路,宋朝没有陆上丝绸之路,通过比较可知,唐代海陆交通都很发达,宋代海路发达,陆路衰退。“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1]。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2)“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变化,应该结合唐宋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从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民族关系等方面分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古代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古代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包括 ( )
① 封建土地国有制 ② 地主土地私有制 ③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④ 君主土地私有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对外交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回答22~24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古代出现的最早计算工具是
A.算筹
B.算盘
C.算珠
D.计算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