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儒家强调道德教化,故甲代表儒家。排除CD。违纪问题应该严惩,反映出法家提倡用严刑峻法加强统治。故乙代表法家,排除B,选择A。丙说是无意识的,应该自我觉悟,反映出道家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几千年人类文明的成果要靠文化和教育来传承,文化和教育的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教学方式:孔子注重课堂教学;墨子注重实践,多深入下层群众进行口传。(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孔子是在杏坛讲学是在学校里讲学,而墨子是在田间讲学,足以证明孔子在教学方式上是注重课堂教学,而墨子在教学方式上是注重实践,多深入下层群众进行口传。教学内容也是很容易就找到的,例如,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而孔子的教学内容则是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意识。至于墨家私学教育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的角度来回答原因即可。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科技的普及的角度来回答影响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崇尚文治的政府”、“思想条件主要是”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独尊,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表述“君主专制”,属于政治领域范畴,不符合题干要求“思想条件”,排除A;B项表述与题干材料“士人政府”无关,属于道家学派;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自隋唐开始才兴起的科举制度。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C.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可知,A是儒家的主张;B是法家的主张;C是道家的主张;D是墨家的主张。庄子,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故应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力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道家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然,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主要说明孔子主张(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得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反映的是孔子“礼”的思想,AC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正确;D项是包含在B项中,B项更恰当。
考点:孔子的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卷《鸦片战争后自然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