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春秋的孔子主张“仁爱”,下列与孔子“仁爱”主张不相符合的言论是 (? )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者爱人,相互关怀
C.主张德政,反对苛政
D.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2、判断题 太平天国《奉天讨胡檄》中宣称:“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令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于后,是使中国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人忘其根本也。”对此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衣冠之争”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其中的某些思想被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
C清朝执行了严厉的“全盘满化”的文化政策
D对于文化的认识已具有近代的民族平等意识
3、判断题 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
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
B.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C.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强调“格物致知”
4、判断题 “身是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有类同的是
A.黄老之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经世致用
5、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经历了数千年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①“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材料二: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如今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②“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学派的观点?(1分)根据材料,解释“和谐社会”的内涵。(4分)
(2)材料二分别属于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2分)代表人物有哪些?(2分)(各举一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为什么?(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