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反击匈奴后,西汉置西域都护府,将该地正式纳入汉朝版图。中央政府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
《西域图志·屯政》记载:自汉代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然而汉唐之屯政,专为养兵,而未能“兵民并济”,“师行则举,师旋则废”。只有清代的屯田“战守兼宜”,更注重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清朝时期的屯田与收复边疆的战争密不可分。清朝不仅兴办了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历史上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由于屯田的迅猛发展,使新疆出现了“农桑辐辏,阡陌成群”的景象。
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唐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清代采取“边防与屯政相维”的方针,军屯属军事机关管理, 民屯属地方行政机关管理, 回屯属维吾尔族地方机关管理。道光帝时期,认真吸取清代以前历代政府长期集中在南疆地区屯垦,造成新疆历史上长期南农北牧局面的教训,在北疆召集流亡,大兴屯田。
1954年10月7日,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的兵团组织,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建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这是我国自汉、唐以来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屯垦戍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现代屯垦戍边制度的一个伟大创新。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在新疆“屯垦戍边”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屯垦有哪些积极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主要特点:①由军屯为主到多种形式屯田;②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③范围广,由南疆到北疆广大区域;④持续时间长,从汉代一直持续到清朝。(每点3分,共9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历史影响:①有利于巩固祖国西北边防、减轻国家财政负担;②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③调整了新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④中央支援地方,内地支援边疆,推动新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每点3分,共6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自汉代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然而汉唐之屯政,专为养兵,而未能“兵民并济”,“师行则举,师旋则废””和“清朝不仅兴办了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历史上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由于屯田的迅猛发展,使新疆出现了“农桑辐辏,阡陌成群”的景象。”可以概括出由军屯为主到多种形式屯田;由“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唐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清代采取“边防与屯政相维”的方针,军屯属军事机关管理, 民屯属地方行政机关管理, 回屯属维吾尔族地方机关管理。”可以概括出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完善;由“道光帝时期,认真吸取清代以前历代政府长期集中在南疆地区屯垦,造成新疆历史上长期南农北牧局面的教训,在北疆召集流亡,大兴屯田。”可以概括出范围广,由南疆到北疆广大区域;由“中央政府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可以概括出持续时间长,从汉代一直持续到清朝。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调整新疆经济结构、促进新疆农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等角度来组织回答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屯垦戍边·特点及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