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的悲剧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政策是危机加深,并走向战争道路的重要原因,为此,二战后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秩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经济
B.成立联合国,管理各国经济
C.建立有效机制使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体系化发展
D.建立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二战后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秩序采取的主要措施: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关贸总协定。A、D都仅是其中一方面,C项包含A和D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十年建设时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三大改造
B.中共八大
C.一五计划
D.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君主制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D不对,表述绝对化,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建立君主立宪,保留君主制,如英国、德国,有的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如法国、美国;B不对,如英国就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圈地运动继续推行。C符合题意,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历史发展趋势。
点评: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政体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国别
英国
美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德意志帝国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宪法或法律文献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总统(选举)
总统(选举)
皇帝(世袭)
立法权
议会
国会
议会
议会
行政权
首相
总统
总统
皇帝和宰相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首相(议会选出)
总统(选民间接选出)
总统(议会选出)
宰相(皇帝任命)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元首与议会的关系
议会不受国王干预
国会与总统相互制约
议会选出总统、两者相互制约
皇帝控制议会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选项正确,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说明皇帝与其他人存在等差别。C说法中的两者没有必然关系。D说法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经济侵略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说法最能说明其含义的是
A.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与西方开埠通商
B.中国贸易主权与平等贸易地位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东南沿海棉纺织手工业遭到极大冲击
D.清政府被迫适应列强需要而设立协定关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需紧扣题干中“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联系所学知识,此时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次应理解:自然经济解体首先体现在外国商品对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冲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