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甲午战争的过程,先判断出该战役是威海卫战役,再运用地理知识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中国近代中上有条约规定:“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二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时,免收内地税项。”据右图,该条约中规定割让给日本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是辽东半岛;③是台湾;④是澎湖列岛。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义和团运动主要体现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哪一精神
A.勇于创新,倡导科学
B.英勇斗争,反抗侵略
C.自强不息,建立新式军队
D.善于向西方学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此情况下,义和团运动揭竿而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显示了中华民族英勇斗争,反抗侵略的光荣传统。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山海关城南有作为兵营的日本营盘、法国营盘、比利时营盘、意大利营盘、德国营盘和英国营盘的遗址。这六国营盘应该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久
C.甲午战争后不久
D.《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规定: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重要地区。所以图中的帝国主义列强的营盘应出现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故选D。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点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反映日本发动侵华甲午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B.协定关税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对中国发动侵华甲午战争的意图在于从中国攫取大量的侵略权益,日本已在甲午战争之前获取B项侵略权益,A项出现在《辛丑条约》之中,D项目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已基本实现,《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即由原来的商品倾销向资本输出转变,答案选C项。
考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转变
点评: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转变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以甲午战争为分界,前期以商品倾销为主,后期随着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方式也转变为资本输出;政治上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标志,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直接激烈对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西开始勾结共同统治和镇压中国民众的反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