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的土高炉炼钢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领导人的果断决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农业合作化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是指下列哪一地区
[? ]
A.广东、福建沿海
B.海南省
C.上海浦东
D.广西北部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转变观念,扎实推进。
2014年3月23日河北新闻网报道:京津冀一体化首枚棋子落定,中关村将牵头建立一条“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以下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1980年,曾到美国硅谷考察的中科院里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偷偷”成立了一家全新的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1983年,陈春先的做法得到中央领导明确支持,在其示范效应下,到1984年,以四通为代表的大批民营科技公司成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9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特别是洋品牌开始抢滩中国,大多数从事“搬箱子”生意的科技贸易企业没落了,打造自己品牌的联想、方正等企业开始扬威市场。
1999年,经国务院批复,中关村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关村成为科技就是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2009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发布,明确中关村的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请依据材料并结合历史背景,概括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崛起的国内外因素。(8分)
参考答案:
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行,特别是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推动了中关村企业的更新和发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促使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推动经济转型的战略;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创新与奋斗。
国际: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趋势加强。(8分)
本题解析:本题需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考虑,国内需要考虑的是:一当时的国内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及其深入发展,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即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三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研究人员的努力;从国际因素来考虑,西方先进科技的引领作用,以及全球化的发展使我们学习西方技术成为了一种可能。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