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封建,即封邦建国,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联系材料“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因此 这里的“封建制度”应是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战国至明清时期则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主要政治制度。BCD符合近代以来所说的“封建”概念,而不符合材料“封建制度”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西周统治者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封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室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一定时期内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 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 ④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赋役征银办法的理解。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高晋在其《奏请海疆禾棉兼种疏》中说到乾隆十四年时江苏松江、太仓为中心的江南滨海地区“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因棉多稻少,每年口食全赖客商贩运,以致粮价常贵,无所底止。”这不能反映
A.清前期这一带棉花种植进一步发展
B.清朝前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C.清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发展
D.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这样评论主要是因为
A.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
B.当时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D.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时的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把扩张的目光投向欧洲大陆之外的地区。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也成为欧洲人向海外扩张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为远洋航行开辟新航路准备了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些“革命因素的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D.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联系所学史实,新航路开辟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加速了西欧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故选B。
考点:新航路开辟
点评:新航路开辟的“四大影响”: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