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9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 “制天命而用之”? B “以法为本”? C “尚贤”?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主要观点,同样还有孟子、荀子、董仲舒、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柏拉图、孔子和亚里士多德
A.都对自然科学有较深的研究
B.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推崇
C.都曾提出了有关中庸的思想
D.都是著名老师并收徒讲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三个人物都是思想家,所以对自然科学应该都没有什么研究,所以A错误;孔子在春秋时期是不被统治者推崇的,故B排除;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提出过中庸思想,但是柏拉图没有提出过,所以C错误;三者都是教育家,都曾收徒讲学,所以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6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参考答案:
(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6分)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4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里科全书式的学者”,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逻辑学,提出了“三段论”的简单演绎逻辑
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的观点
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了雅典民主中的“民粹”倾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做出如下判断,A.逻辑学,提出了“三段论”的简单演绎逻辑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认识;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的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思想;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了雅典民主中的“民粹”倾向描述的是苏格拉底,故选D项
点评: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他在逻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这一现象表明
A.孔墨两家控制了各国政局
B.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C.儒、墨思想占统治地位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由于私人办学的出现,导致了私人弟子的众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