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最早尝到包产到户好处的农民们所总结的朴实话语。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省份是
[? ]
A.广东
B.安徽
C.江苏
D.四川
2、判断题 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分别发生在1978年、1992年和1997年。这里所说的发生在1992年的思想解放应是
[? ]
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3、判断题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判断题 (14分)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广大劳动者不懈追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请愿人希望贵院注意到千千万万创造财富者的收支和那些相形之下对社会说不上有什么贡献的人所得有天渊之别;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的人民受苦挨饿。
——1842英国宪章运动至英国议会的第二次请愿书
材料三?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把原来几十个以至上百个贫富不同,条件各异的生产合作社并在一起。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盆富拉平,让穷社共富社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
(1)结合历史背景,指出材料一主张的意义和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并概括出现在这种社会问题的历史背景。(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人民公社弊端的后果。新时期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的?(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2
分)
5、判断题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在凤阳县小岗村,胡锦涛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考察凤阳县小岗村本身是对该地1978年自发改革尝试的肯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C.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以土地公有为前提
D.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永远不会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