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产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参加的历届博览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产品在这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后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②北洋军阀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④北洋军阀政府重视开辟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外文部最近公布的外文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对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的主要议题。从材料给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清《漱华随笔》中记载我国某民族婚俗如下:男家宗族亲友及新婿,共往女家问名。由年长者致辞,谓:“某家男某虽不肖,今已及冠,应聘妇以为继续计。闻尊室女,颇贤淑著令名,愿聘主中馈,以光敝族。”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中国婚俗已发生质变
B.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已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C.中国婚俗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
D.政治运动对婚姻习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晚期中国风俗习惯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男女婚事仍然是家族的大事,需要家族长辈从中游说定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A项明显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从材料看,政治变革至少对材料中所涉及的地方影响不大。
点评: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新思潮也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礼仪、习俗等社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以文件的方式废除了旧的礼仪,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近代交通和通信的变化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美国参加的组织不包括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 “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非洲人民并没有直接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因为当时的非洲还处在殖民统治时期,排除A、B;许多非洲国家与其他国家结盟,排除C;非洲国家独立后,在联合国事务中,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项正确。
点评:本讲内容与当今世界发展的焦点问题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从内容上看,其中,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又是近年高考的命题重点。 从题型上看,近年以选择题为主,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分别有1、4和4道选择题涉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其中2011年的天津文综考查重大外交事件的时间,江苏单科考查日内瓦会议、上海单科考查万隆会议,海南单科考查求同存异方针。 此外,2011的福建卷和上海卷还分别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了新中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