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
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3、判断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1956年~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
4、判断题 下图反映了西方先进交通工具对中国的影响。这种情形,最早在中国出现大致应该在什么时候(? )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三四十年代
5、判断题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选举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君主无实权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