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3)材料一、二、三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4)荀子除了材料三的观点外,还有什么与“天”有关的观点? 参考答案:(1)D 本题解析:该题旨在考查依据材料和哲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考查古文功底,读懂后再与教材中的内容对照,D项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可用排除法。第(2)问与第(1)问的考查功能相同,读懂材料并分析即可。第(3)问虽体现政史结合,但较简单。第(4)问侧重于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能力。A项是解体的原因,B、C项与史实不符,农业和手工业分离,自已自足不能维持,自然经济解体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提供的法律保障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1982年新宪法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柏拉图通过“还剑是不是美德”的故事来鼓励人们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而不盲从,B项正确;A、C分别是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的观点;D项与材料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