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斯年此言的观点是:?
[? ]
A.?不应该补全史料?
B.?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
C.?不应该解释史料?
D.?应该坚持过去之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后人研究伯利克里,下列材料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
A.伯利克里的演讲稿 
B.《荷马史诗》
 C.希罗多德的《历史》 
D.油画《阵亡将士葬礼上的伯利克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有学者提出“消灭”应翻译为“扬弃”。理由是原文“Aufhebung”出自黑格尔的《小逻辑》,有既否定又肯定之意,译为“扬弃”则能表示“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但也有学者从上下文语境和词义的角度予以反驳。对这场争论的正确认识应当是 
[? ]
A.翻译为“扬弃”更符合马克思本人的意思
B.要鼓励历史研究中的大胆创新,鼓励给定论“翻案” 
C.时代不同了,历史文本的含义当然也随之改变 
D.历史研究应尊重文本,并努力还原其客观真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