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废除不平等条约,谋求平等的对外关系。中国政府第一次系统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全面否定不平等条约的要求是在?( )
A.孙中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时
B.中国政府代表在巴黎和会上
C.中国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
D.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五四运动导火线内容可得出中国政府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否定不 平等条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新中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变化,这两种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大政方针,还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服装最能反映出广大人们的衣着强烈地受到“战争与革命”观念影响的是
A.列宁装
B.中山装
C.草绿色军装式样的服装
D.夹克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军装式样的服装很自然的就想到了“战争与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
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
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关键要理解题干中心意思:历史的真实,一是事情的记录,二是对事情记录的解喻。A 项表述含糊,比如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就体现了确定性;B 项中阐述历史如“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就不可能带有主观因素;D 项,历史真实只有一个,不会因为时间的接近而更加真实;所以伴随人类知识不断增长和历史观的变化,对“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必然也会产生变动。故选C 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是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单位:万吨)


?
导致出现图中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左”倾错误的发展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中苏关系的逐渐恶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王阳明曾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总结了自己的终生学问。对这四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格物致知是心学的认识论
B.良知就是人性
C.心学注重对内心的阐发
D.区分善恶是心学的根本标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的主张,主张接触万事万物去认识理;B项是王守仁的观点,但是材料并非强调的良知是什么,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D项错误,心学的标准是通过内心认识理,达到圣人的标准。故选C,王守仁通过认识人心达到善的境界。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