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促使不结盟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三个首倡国家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
B.冷战格局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C.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
D.民族经济的发展使第三世界国家已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下,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为此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因此B表述正确。三个首倡国家首脑是指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和印度总理尼赫鲁,A错在都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威胁,如南斯拉夫主要是面临苏联的威胁;B错在和平中立是三个首倡国家战后的一贯政策,如此后中印发生战争;D错在能与美苏平等对话。
点评:在这类题目中,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各个题肢进行全面分析,将观点片面性、绝对化的题肢舍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

A.中共“八大”是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1957年到1960年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这期间工业获得了巨大地增长,但是农业却出现生产值下降的局面。这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A项明显错误;B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但是工业生产增长的部分无法解释;C项只是说了工业方面。因此ABC均错误。1957到1960年是我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选D
点评:大跃进是1968年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发动的生产领域的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A和B是智者学派的主张,所以排除。材料本身强调的是“美德即智慧”,D选项符合题意,而C选项在材料当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收集到的近代中国某个政党的党员证,该实物应该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研究的直接史料?

A.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兴中会的宗旨
B.资产阶级革命党及同盟会的宗旨
C.国民党及其排满反帝思想
D.中华革命党及其反帝反封指导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图片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做判断。这一宗旨是1905年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纲领,后在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发展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罗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不包括
A.联合发展应对美苏威胁
B.避免战争维护欧洲和平
C.自由贸易促进经济恢复
D.抵制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联合发 展应对美苏威胁、? B.避免战争维护欧洲和平、C.自由贸易促进经济恢复非常明显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所以此题选D。欧洲走向联合是经济区域化,而经济区域化的最终归宿正是经济全球化,所以不可能是抵制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