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1869——1936)在所作的《逐满歌》中写道:“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作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
[? ]
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
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
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
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18年,各省推选国会议员,“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这说明段祺瑞
[? ]
A.得到国民党的支持
B.依照俄罗斯的做法
C.屈从日本人的威胁
D.继承袁世凯的衣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1年10月,黄兴发电报给袁世凯,希望他能赞成共和:“明公之才,高出兴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即南北各省当局,亦无不拱手听命者。”事实上,袁世凯与拿破仑、华盛顿有本质区别,最根本的一点是:
[? ]
A.对共和制度的态度不同
B.所代表的社会基础不同
C.对军事力量的依赖不同
D.对外国势力的政策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试分析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在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方兴未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已经兴起的情况下,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危机而进行的一次改革。
(2)从主观目的上来看具有反动性: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3)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4)从客观影响来看具有进步性:清政府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5)从实际作用来看具有背离性:它直接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阶级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6)从根本影响上看,派遣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新政和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主义潮流中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主要的教育贡献是
A.探索研究教育理论
B.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标
C.推行城市平民教育
D.提倡乡村教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是一道程度式选择题,试题中的各选项都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贡献,但B、C、D三项内容包括在A项之中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