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若……租价不了……罚”“若……不得田佃者……罚”即可选出B项;题目中只涉及到敦煌地区的土地租佃,故排除A项;汉朝时期,农耕经济即在全国推广,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不符,排除D项;均田制彻底废弃于唐代中后期,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初期”不符,排除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北魏与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土地制度。依据所学,均田制始于北魏,北齐、北周、隋、初唐时均沿此制,是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其目的在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国家赋税收入和防止土地兼并,进而维护封建统治。分析选项,A项表述最为准确,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经济政策·均田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商人获得较多社会财富,A项正确;在封建社会中,商人位于“士农工商”的最底层,B、D两项正确;而C项遭受全社会的鄙视过于绝对且范围太大,所以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 必修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由题干中的“景德镇”、“18世纪初”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说的中国的瓷器。故选A。B项错误,丝绸也是我国的主要的出口产品,但是与材料中的地点景德镇无关;CD项并非中国的特产。
考点:古代的手工业:制瓷业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我国的制瓷业的成就。制瓷业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瓷器,南北朝时期的到发展。最容易考到的是景德镇的瓷器、元代的青花瓷、明清之际的粉彩和珐琅彩等。瓷器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