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邓小平曾经说:“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为了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举措有
①中日中美建交 ②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③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④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的中国的外交,题目中的②③④是新时期外交的成就,而①属于70年代的外交,不是新时期,排除,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亚非会议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它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B.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推动
C.亚非各国间不存在矛盾和分歧
D.亚非各国有团结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本原因应该从亚非国家有团结反帝、反殖、反霸的需要方面来考虑。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不是会议成功的根本原因,只是起到了缓和与会国之间矛盾,促进会议成功的作用。故选D。
考点:万隆会议
点评:1955年4月18日--24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者参加的第一次历史盛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几年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如参加朝核六方会谈,组织“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参加APEC会议,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执行任务。以上事实不能反映
[? ]
A、新时期我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B、新时期我国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C、我国外交僵局开始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D、新时期中国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89年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要“有所作为”。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主要体现有?
①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②与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稳定人民币汇率制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恶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