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他常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行时,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
A.伽利略
B.爱因斯坦
C.波尔
D.普朗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他却走上了一条创新之路,对牛顿的力学体系和绝对时空观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的是”可知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A不对,伽利略的时代在牛顿之前;CD不对,提出或发展量子论,促使人类的认识从宏观世界转移到微观世界。
点评: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引发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另一场革命。
(2)内容:相对论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互联网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信息知识更为迅速更为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B.现代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改变
C.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的方式
D.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互联网的发展是人类交流加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的方式,也影响了人民的思想,但是彻底改变传统的方式是不对的,所以B错误,其他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实现了“坐拥天地”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得益于计算机网络的帮助,计算机网络最早出现于
[? ]
A、20世纪4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
[?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三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材料是从哪些角度说明科技进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他们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调查显示,在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中,有80%是发达国家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在最近二百年的发展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结合上述材料,请就如何发挥科技的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社会变迁(社会转型)、经济建设(生产力、社会生产)、社会精神生活。
(2)主要观点: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侧重点: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
(3)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确立主导地位,蒸汽机、内燃机等新动力的使用,煤炭、石油等燃料的广泛使用。
(4)看法: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坚持科教兴国。但同时也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用科技造福人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