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司马光的话反映了
①变法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
②变法中的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口实
[? ]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正确②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不正确②不正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宋史·王安石传》:“……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材料所涉及王安石变法法令的作用是
[? ]
A.减轻农民负担?
B.阻止了土地兼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增加政府财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 (2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4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2分)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3)青苗法、市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4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分析概括北宋选拔人才的弊端: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即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材料二体现的王安石的教育思想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即教育应为国家服务,注重实用。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回答他改革科举考试的措施。
(3)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及经济上的富国之法:如青苗法、市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点评: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泽子弟,瘁序不教之以六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王安石
材料二?宋代士人迷恋科举,有谚语道:‘‘做官做不到宰相,考试考不中状元,白做了。,,
材料三?下图中左图为正在假寐的考生做了一个考取状元的白日梦。右图为考场有人看守,每位考生被单独隔开。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到当时宋朝实行的选择人才的制度是? (? )
A.科举制
B.恩荫制
C.世卿世禄制
D.贡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