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判断题 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迎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 (4分)
材料二

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4分)
材料四 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
——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5分)
3、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美国
| 苏联
|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反苏 反共的政策
| 1947年9月,以苏联为首的9个国家成 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1948年4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公开宣布 援助欧洲的计划
| 1949年1月,以苏联为首的6个国家成 立了经济互组委员会
|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成立 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55年5月,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成 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
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美、英、 法联合占领区成立
| 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 联占领区成立
|
1950年、1961年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 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
|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美苏两极在走向对峙的过程中,是通过哪些方式控制和支配别的国家或地区的?(10分)
(2)在当前世界格局新旧交替的变动中,中国作为国际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请举例说明。(5分)
4、判断题 不久前,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俗称“欧盟总统”),英国人阿什顿女士当选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俗称“欧盟外长”)。欧盟“总统”和“外长”的人选,一个小国的,一个大国的;一个中右派别的,一个中左派别的。由此可以看出

[? ]
A.欧盟内部的矛盾已经消除
B.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C.英国和比利时的利益一致
D.欧盟各国的利益需要平衡
5、判断题 有人对“文革”前17年的教育估计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大破大立。”你可以选择下列哪些论据来驳斥上述观点
①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②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