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下列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D.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海国图志》
材料二: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四: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毛泽东(1945.4)
(1)分别指出材料一思想主张的概称。(2分)
(2)材料二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4)结合四则材料,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具体指出其代表人物及主张,语言要精练)(4分)
参考答案:(共12分)
(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2分)
(3)旗帜:民主与科学(1分)?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分)
(4)①鸦片战争以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③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倡导民主和科学,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④中国人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浙江省五校200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利玛窦(1552-1610),极端聪颖、能干,博闻强记,又勤奋好学,为人随和。他不但精通神学,熟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艺,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其熟读儒家经书,使他很快融入中国社会。既与普通人交往,也与上层人物,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交往。他通过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宣扬上帝的万能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完美和永恒,发展教徒,达到传教的目的。
——王蕴等编《社科人文》
材料二 “西学中源”认为西学源于中国,是在“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非西人所自创。这种观点最早出现于耶稣传教士来华后的明末清初,但在洋务运动开始后盛行开来,基本思路是:古老的“中学”被中国后人“失之”,而西人“袭之”并加以发扬,现在学习西学只不过是“以中国本有之学还之于中国”,是“礼失而求诸野”,符合古圣先贤之“遗意”。
毫无疑问,“西学中源”说……在近代化初期,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一方面,它体现在“变局”面前,受传统熏陶的开明人士提倡学习西学时的矛盾心态,为自强不得不引进西学,对传统文化又割舍不下;另一方面,它也是为了缓和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情绪,减轻引进西学过程中的阻力。清政府在同文馆之争中最后支持了洋务派,理由是:“习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正体现了这种作用。
——刘悦斌著《晚清文化观的演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初期人们对“西学”的理解。(2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上述材料所述,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任意2点,每点1分,计2分)(2)理解:“西学中源”即西学源于甲国,是在“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非西人所自创。原因:既想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传统文化又割舍不下:另一方减轻引进西学过程中的阻力。(理解2分,原因各1分)(3)认识:明朝磋方人在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传播宗教的一种手段;近代外朱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守旧意识的抵制,传播非常艰难;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手段”1分,“艰难”1分,“环境”2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察了中外文化交往,主要考察了西学东渐问题。考察了学生对明朝和近代西学东渐的认识,第(1)问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既靠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又需要学生对于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问题有较好的理解和把握。第(3)问结合平常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
[? ]
A.辛亥革命中对袁世凯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
C.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合作
D.领导了北伐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
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
D.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孙中山强调一次革命,主要是指辛亥革命,基本上完成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A、C错,经济革命更不可能。只能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