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

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
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
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图一表现的是铁犁牛耕技术,这体现了大河文明;图二表现的是游牧生活,这体现的是草原文明;图三表现的是海洋贸易,这体现的是海洋文明。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2年年末杭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杭州进入地铁时代,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国近现代交通工具的变迁折射出外来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②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比较迟缓
③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于辛亥革命
④牵引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化动力的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③表述错误,中国近代造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1865年6月,李鸿章以六万两白银买下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所有机器设备、原料和工具,并将工厂重新定名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后由于美国不允许在虹口租界生产军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1867年9月在濒临黄浦江的高昌庙征地70亩建设新厂房。自此,生产军火与造船开始并重。因此选B.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此类题考查的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北大李零教授对此的评价是: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非独不能以孔教为国教,定入未来之宪法,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摘自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
材料四?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
———摘自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
请回答:
(1)请分析孔子沦为“丧家狗”的原因。(2分)
(2)材料二、材料三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各是什么?并分别指出出现这种态度的原因。(5分)
(3)材料四中康有为阐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从中反映了康有为思想的什么特点?(4分)
(4)综上所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历经起伏,请你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参考答案:(1)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求,所以不被当时重视;
(2)态度:材料二独尊儒术;材料三批判孔教。
原因:材料二;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三: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尊孔复古逆流泛滥;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3)思想家及主张: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或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思想)。(2分)
特点: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或托古改制)。
(4)主要因素: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自身发展完善。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可以找到答案,即政治理想与现实统治需要的脱节,结合孔子所处时代背景即可回答出问题;(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文字叙述中可以归纳出二者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再结合董仲舒和陈独秀各自提出的观点的历史背景即可找出对儒学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3)从材料四中文字“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可以看出这是“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从而不难发现康有为思想受到孟子或黄宗羲思想的影响,其思想特点是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披上儒学的外衣,即托古改制;(4)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影响儒家思想历史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比如时代发展的需要;儒家思想自身发展完善等。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是二战后某一国际组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场景,该组织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②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反对美苏霸权主义④冲击了两极格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自古以来的说法是民告官,打不赢,新中国成立后为民告官提供的法律保障是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9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在1982年新宪法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可见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原则,为民告官提供了法律基础,所以D正确,ABC没有涉及这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