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评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关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B.老三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二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以知道是在秦朝统治时期,当时秦始皇推行文化专制推行法家思想,所以C表述错误,A是表现的沉重的赋税B是频繁的戍边D修建长城的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山东曲阜孔府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与国咸休”是指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额正统思想;,“同天并老”“是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之说,与之相符的只有汉代董仲舒,因此选D
点评: (1)从内容和题型看,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及异同、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及儒学地位变化等仍可能是高考命题核心考点;主流思想命题仍然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 (2)从高考命题角度看,命题可能从传统文化代表人物角度考查其主张、成就及影响,考查传统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文化现象的理解。 (3)从关注社会现实热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角度看,综合考查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特别是儒学中优秀合理的成份,如和谐理念、民本思想、大一统思想、以德治国以及伦理道德中的仁义诚信等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8年5月,马英九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强调: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恢复两岸协商。“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国两制”的原则
B.“和平统一”的方针
C.“两岸三通”的原则
D.“一个中国”的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4年的某史书记载:“妇女装束益趣新奇。先是旗袍短才及膝,袖达肘际,赤露两臂;裤长仅尺余,下服高腰洋袜……足着高跟鞋,头戴斜顶小帽,除戒指、臂铡外,簪环皆废矣。”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B.旗袍结合中西样式成为时尚
C.社会审美观念追随西方潮流
D.妇女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普遍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
材料文字描述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城市妇女的装扮,从中不难发现妇女所着旗袍已经大量融入西洋裙式服装的大量特征,体现出中西结合的特征,同时也可看出广大女性审美观念正在西化,所以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含义,但材料文字仅仅涉及服饰装扮特征并未体现妇女解放追求个性的特质,D项说法不符合材料含义,故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