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如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⑴图一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图二体现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⑵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明初中央行政部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反映出统治集团内部哪一对矛盾的激化?(1分)
⑶图四中的机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1分)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影响?(2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4分)
参考答案:
⑴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分)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1分)
⑵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进一步加强。(2分)皇权和相权的矛盾。(1分)
⑶雍正(1分)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
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君权不断被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加强,地方的自主权利日益减少。(4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秦代的中央机构,依据图示和教材内容不难看出答案。第(2)问考查明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冲突,从图中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而没有再经过宰相这一环节,就可得出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一结论,这表明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第(3)问只要从图片中获取军机处的有效信息便可对照教材找出答案。第(4)问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概括再结合教材所学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加强,地方的自主权利日益减少。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历程,就内容而言难度较低,在平时学习中要对此项内容按朝代去做纵向的比较,从而找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同时要注意把古代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进行对比,理解中西文明之间的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地方行政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秦朝实行郡县制③西汉设13州为监察区④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领地国家”时期,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统治权,要向国王缴纳赋税。综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苏轼认为“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渴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此古今之通患也。”据此分析实施“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克服人情干扰,选拔德才兼备者为官
B.能够克服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的矛盾
C.扩大统治墓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规则过于僵化,难以选拔有才者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