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阅读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1920~1936年)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不断高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属于客观原因而非主要原因;D不对,是指1914——1918年一战期间; C符合题意,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显著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点评: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时间:(1927~1936年);
(2)表现: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国外,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原因:国家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从材料中给出的“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轻松排除②项。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1953-1956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才完全解体。故本题选 B。
答案: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规模小,资本薄弱
B.技术力量依赖于外国
C.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D.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一个最优选择题。阻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列强的侵略和控制,技术力量的落后和资本的薄弱也是受列强影响的结果。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
①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
②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③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的落后 ?
④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受各种因素影响,完全解体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种状态下,旧有的认识仍然存在,才会出现产品的积压;此处,也与洋人未作好对中国市场的调查有关。④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AB项是东南沿海家业出现的新变化,但相比较而言,主要是新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正确。C项“近代化大农业”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质的飞跃”说法错误。故选B项。
考点: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点评: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解答本题注意限制词,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主要有:
(1)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
(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