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度发展迅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D.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快速发展,进入短暂的“黄金时期”这主要得益于国内外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其中A B C三项分别是推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快速发展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或条件,D项属于有利的国际环境即外部条件,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点评: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取得了短暂的“黄金期”,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政治障碍;②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工业的热情;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②辛亥革命为近代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
④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图是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照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统区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
B.国统区社会治安良好
C.国统区市场繁荣,商品丰富
D.国统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1949年国统区通货膨涨的历史现象,D项正确;A项“经济发达,人们收入丰厚”与史实不符;B项“社会治安良好”说法错误;C项“市场繁荣,商品丰富”说法与史实不符。选D。
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日益萎缩
点评:本题反映的是国统区大量印刷纸币,导致通货膨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因此,就出现了1949年国统区的人们携带着大捆大捆的金圆券去购买日用品的现象。实际上本题是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压榨等因素,民族资本主义是日益萎缩。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48年8月19日到11月8日间,上海的商品价格上涨20倍,仅11月8日一天,米价从清晨的300中国元一担涨到中午的1000元,而傍晚时已至1800元。"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蒋介石政权的崩溃?
②加速了当时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③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④推动了抗战后农业的迅速复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变化的原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示严重的通货膨胀折射出的应该是国统区的经济恶化,民族工业到了崩溃的边缘,
国民党的政权行将瓦解。而④逻辑混乱,物价飞涨并不意味着农产品价格高涨。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