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重工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1957
| 704
| 317
| 387
| 537
|
1958
| 1083
| 580
| 503
| 566
|
1959
| 1483
| 867
| 616
| 497
|
1960
| 1637
| 1090
| 547
| 457
|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2、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 ?)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判断题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4、判断题 “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A.孟子“仁政”学说
B.苟子礼法并施主张
C.韩非法家思想
D.董仲舒新儒学
5、判断题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泽东在词中吟咏的“一桥”建成于
A.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