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我们应如何对待全球化?
参考答案:对待: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顺应历史趋势;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达到世界各国共同繁荣。(10分)
本题解析:对全球化的认识主要是从全球化的由来、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等角度分析。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全球化对发展国家的影响等。
点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等超级大国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对自己有力的一面,只要因势利导,最主要的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产生的失误或造成的危害有
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③大炼钢铁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八字方针是纠正“左”倾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8年2月17日,在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主持人这样宣布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一位获奖科学家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这位人物是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华罗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显然是在高度评价“两弹元勋”的科学家,依据所学可知备选项中只有钱学森是“两弹元勋”的专家,所以答案选A,B项是中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C D两项分别是中国著名的地质科学家和数学家。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
B.支付外债
C.镇压国民党
D.复辟帝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从“目的”的角度考查。1913年袁世凯善后借款主要是为了筹措武力镇压国民党的军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0年11月,成都市天府广场出土两块东汉石碑。其中一块碑文在颂扬郡守李君弘扬文教时,使用了“同心齐鲁,透近儒墨”的词句。该词句表明当时
A.四川地区经济发达,比肩山东
B.郡守贯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四川地区文教昌盛,文明进步
D.郡守推行乡举里选,察举孝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博大精深;儒墨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学派。“同心齐鲁,透近儒墨”说明四川地区的文化可以与齐鲁文化、儒墨学派相提并论。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