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和党人赫伯特·胡佛总统想竞选连任,结果发现不论走到哪里,他的名字都是失败的代名词.人们把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的棚户叫“胡佛屋”,由众多“胡佛屋”组成的临时棚户区被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里提着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贫民把破汽车的前半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在公园的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着取暖叫做“胡佛毯子”,还有的人把衣袋翻过来,一分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农民捉住兔子吃了,叫做“胡佛猪”,胡佛总统本人被称为“饥饿总统”。
请思考:出现这些幽默词语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认为只要把失业、救济等问题交给各种非政府的慈善组织去处理,危机就会过去。政府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本题解析: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的颓势,材料表达了美国人民对胡佛的不满情绪。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一方面劳动人民饥寒交迫,另一方面资本家却大量销毁商品,这一矛盾现象?①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绝对过剩?②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腐朽的一面?③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家人为造成的?④反映出经济危机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首先排除①,题干所述现象说明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因为人民并不是丰衣足食,产品真的多的用不完。即使人民饥寒交迫,资本家还是把大量商品销毁,这说明②正确。题干说明当危机到来时,资本家才销毁产品,而且联系所学,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引起的,与资本家个人的行为无关,排除③。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引起的,④对。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为国家资源的投资确定重点是实行计划的实质,苏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功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种种经济政策……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一个原固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7届总统后……从3月9日至6月19日,连续开了99天特别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对付危机的法案。这些法案统称为“罗斯福新政”。
——《世界史纲》下册
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说“它行得通”,而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的不同反应。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施?它能否彻底消除经济危机?说明理由。
(3)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结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应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答案:(1)林肯?斯蒂芬斯看到了五年计划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军国强国这一惊人的变化;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正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五年计划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所以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2)国家立法。不能,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问的矛盾,而罗斯福新政是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如果认为“能”,论证合理的也赋分)
(3)通过法律调控市场;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渐进的改革;照顾穷苦百姓的基本生活,促内需,增就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言之成理者同样可以得分)
本题解析:(1)解答本问时可从一五计划对苏联的积极作用、西方国家遭受经济危机的现状说明斯蒂芬斯的观点;可从五年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弊端,即高中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说明大多数西方人的态度;
(2)结合材料二中提示信息“法案”说明新政实施的方法;分析其作用时可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新政与根本原因的关系等层次说明。
(3)本问属开放性试题,回答时注意政府的引导作用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下列各项中可以借鉴的是
[? ]
A.苏联实行肃反运动,消灭阶级敌人
B.二战后西欧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
C.美国建立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D.日本通过军事手段干预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B.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D.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凯恩斯主义的内容就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节,A、B、C三项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三点表现,而D项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另外两种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