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事事务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内容,回顾已学史实可知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后为了巩固政权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有:“三公”包括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丞相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和汉武帝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昭君出塞是汉元帝时期,与汉武帝无关,可排除A。西汉建元三年,汉武帝下诏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臣,张骞应征,历时13年于元朔三年回到长安,C可排除。根据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传》中的记载: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而“汉委奴国王”金印是东汉光武帝赐给日本倭奴国的,D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从表中三个国家三个年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看,呈逐步上升趋势,说明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开始于1947年,A项不正确;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逐步上升,并不能说明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是20世纪70年代,是指美国、日本与西欧,D项错误。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点评: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政府的变化):1、原因:①根本是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②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凯恩斯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③工人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创新。2、三个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混合市场经济②制定经济计划,运用经济杠杆调控:侧重规划和指导,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③国家福利制度:资金来源是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特点是制度化和法制化;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美国80年代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与30年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
B.加强国家调节
C.减少政府干预
D.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经济发展,在30年代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80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失灵国家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是最大的特点。A是在经济危机前实行的经济政策B表述不明确D是在九十年代以后大力发展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曾国藩李鸿章
C.康有为梁启超
D.张謇荣宗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林则徐、魏源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 C不对,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D不对, 张謇、荣宗敬是实业救国的代表人物;B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
考点:洋务运动
点评:人物型选择题即以人物的活动、评价为主要考查内容的选择题。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
1)考查人物的活动。2)考查人物的观点、思想、主张。3)考查对人物的综合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