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于“海禁”政策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强化?
②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③制约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
④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海禁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①②③④都是对的。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46年10月1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梁漱溟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战争,撕毁政协协议
B.当时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抗战胜利后,中共反对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的史实。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有材料中的“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联系史实可知,A.刀耕火种、B.耜耕、C.石器锄耕,以上都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耕作方式。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点评:耕作农具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还安装了犁评。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C.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D.欧共体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二战后期,苏联稳固扩大其在东欧的势力,与西方列强产生了直接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由于这种矛盾,最终导致美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国际格局形成美苏两级格局。故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中的四个选项都是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党和国家政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