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有关新中国所实现的历史性跨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面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B.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C.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
D.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由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即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也要保留固有文化的特色,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6年11月,国民党当局以“危害国民罪”逮捕爱国民主人士沈钧儒等人,历史上称为“七君子事件”。七君子被捕前曾组织了
A.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B.东北抗日联军
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D.全国各界救国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1936年5月31日,七君子参与组织的全国各界救国会在上海成立。A、B、C与七君子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使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推进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科学技术的发展?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出现?④两极格局的结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符合题干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多极化的根源是:( )
A.多个国际力量中心的形成
B.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C.美苏无力主导国际关系
D.第三世界在崛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多个国际力量中心的形成源于多个经济力量中心的形成,因此,根本上还是分析经济, A错误;一国经济力量的强弱从根本上决定了政治地位的高低。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故B正确;C为外因,不是根本原因;D项的根源也在于经济力量的增强。故选B
点评:世界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