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B.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联系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发展的趋势可知,皇帝的权力是逐渐提高的,宰相的权力是不断下降的,A、B、C、D四个选项中,D.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完全符合这一趋势,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中央机构。秦始皇时期是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是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设立内阁;清朝时间设立南书房,后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其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期的郡县制;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置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置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
(4)注重官吏的选拔。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汉武帝时推行察举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演变为八股取士。
(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人民。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银秀村的200亩水田由村官暗中签约出让,村民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情绪激昂的村民启动罢免村主任的程序,接着改选新人,保住了水田。材料反映了村民 ( )
A.可以随意罢免村官
B.有较强的民主、维权意识
C.盲目选举村官
D.阻碍现代化工业建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村民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启动正常程序,改选村官,说明了他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因此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森林覆盖率只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
C.盲目垦荒及商业性采伐
D.长江流域洪灾频繁,造成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面言论是孟子思想体现的有: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制天命而用之”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人之初,性本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②是荀子的思想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开始于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起步。故选B。
点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从1953年至1957年,新中国仿照苏联工业化模式实施的,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