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促使中日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B.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美国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日本在战后依附于美国,因此中美关系的改善,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同中国建交,是中日关系改善的直接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韩非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由材料“要在中央”可知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两种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①世界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②生产国际化加深③各地区经济的区域性逐渐消除?④经济管理制度的区域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其中正确的是C项,③各地区经济的区域性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不会消除,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本质上反映了(?)
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
D.平等自由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跪拜、作揖等礼节反映了封建制度下等级森严,鞠躬、握手反映了近代平等自由观念,因此AB不对;C夸大了辛亥革命的作用,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国,但是思想上没有能够根除封建思想,此后陈独秀等人发动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D符合题意。
点评:民国时期人们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第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第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是当时人们崇尚新礼仪、追求新风尚的重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君要有“术”、臣要尊“法”;依据所学知识,强调“法”、“术”的是法家思想,故选D。老子是道家开创者,主张无为;孔子和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倡导“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