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孔子终其一生,其创立的儒家学说始终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其主要原因是
A.其学说没有形成思想体系
B.其“无为而治”思想不可能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所采纳
C.其学说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以教育为重,对思想传播不感兴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争霸战争需要的是兵家的将才以图统一,法家的专制集权思想维护统治。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了迷信,没有多大价值
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体现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A;“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要求君主要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排除B。故选C。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家大师,故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5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
A.实现民主政治
B.民族独立富强
C.工业化的实现
D.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产业革命精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所以在19世纪末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以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欧洲出现了“欧洲共同体”,亚洲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以下能说明这一趋势出现原因的是
①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普遍被认可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
③国家间的经济差距日益缩小④国际金融的不断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