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两千年的政治格局,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C项正确。A项不符合“后世”。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的认识,难度较大。根据所学知识,从封建王朝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存在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围绕这对矛盾,西汉实行中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置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院等,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都是威力解决君相矛盾;秦朝设置郡县制,汉朝设立州郡县,唐宋时期的路府州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都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这些措施的最终结果就是丞相的权利逐渐削弱到最后消失,君主的权利越来越大,中央权利越来越大,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小,本题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位中书令,接受唐太宗的指示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突厥贵族对内地的侵扰的诏令,接下来你该做的是( )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封驳审议
C交兵部令其出兵 D.交内阁处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中所示两幅图片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什么?出现在什么朝代?(4分)
(2)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的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7分)
参考答案:(1)三省六部制,唐朝;行省制,元朝。(2分)
(2)主要特点:皇权至高无上。(1分)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分)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丞相制度被废除。(3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一中“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等信息可以看出图一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从图二“中书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等信息可以看出图二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皇权之上;根据材料一中图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是基本矛盾之一,最终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从材料一图二的行省制度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朝藩”“朝贡”等信息可知当时的统治者和士大夫仍然沉迷于 “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认为自己是宗主国,朝鲜琉球和西洋诸国都是藩国,因此C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关于介绍西方、学习西方的信息,排除A,“开眼看世界”产生于鸦片战争时期;新航路开辟后,西洋诸国来华贸易,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开拓市场的要求,材料中并没有龚自珍关于西方来华贸易实质的分析,排除B;龚自珍只是客观地对西洋诸国的朝贡状况进行了表述,没有关于反映其态度的信息,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科技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