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胡锦涛《2008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如何理解“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后,我国是如何进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参与全球化,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海南省,将其划为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的是经济特区。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多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 ]
A、联产承包、大跃进、好莱坞大片、村民自治
B、中外合资、市场化、文化大革命、南方谈话
C、人民公社、互联网、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D、经济特区、个体户、时尚中国、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材料二: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
请回答: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邓小平为什么说特区姓“社”不姓“资”?
(2)这一思想又是怎样在十四大、十五大上进一步进行阐述的?
参考答案:(1)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目的在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行的,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十四大上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五大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创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建立经济特区是发展经济,要摒弃“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的错误思想。本题除考查经济特区外,还考查党的基本路线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 (? )
A.《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1992年南方谈话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南方谈话中。故选C。A项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未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B项做出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D项中国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
点评: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这一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十四大召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确立,经济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改革开放的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