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 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材料中时间提示“1978——2003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尤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实事求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此三者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D.1978年开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是中国成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也为国际社会主义发展开创了一中新的发展模式,具有重大世界影响,答案选D,A项采用的是苏联的模式,B C两项是中共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失误的重大表现。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②转变了经营方式?③调整了分配方式?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