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一一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材料三: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贵族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与平民阶级相比,贵族阶级享有更多的特权,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利。
(1)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实施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积极的影响?
?
(2)材料三反映商鞅变法中哪些主要的规定?
?
(3)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如何限制、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为什么个人的结局会是相反的呢?
?
参考答案:(1 )经济方面的内容,包括:颁布“解负令”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积极影响: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 扩大了各阶层的政治权力。
(2 )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实行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
(3 )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地位;组建民众法庭。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井田制和分封制。因为:梭伦处于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商鞅处于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打击的是奴隶主旧贵族,因而被奴隶主旧贵族迫害致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公元前6 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 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 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下列选项对他评述正确的是
[? ]
A.他可以担任高级别的官员?
B.如果他生活在中国秦国商鞅变法时,可以世袭为官
C.他取得政治上的权利,应该感谢梭伦?
D.他处于了雅典民主政治最辉煌的时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
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
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
(2)条件:商鞅:军功;梭伦:财产。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
(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第21节写到:“他使每一个居住区内的居民都相互成为其他居住区的(名义)乡民,为的是使新公民们不致因其父名的使用而受窘,而可以借其居住区的名称来称谓;雅典人私下里以区名相称即源于此。”引文中所称的“他”应是
[?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庇西特拉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这是因为
A.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C.财产等级制的缺陷
D.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梭伦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所以才感到进退维谷,A项正确;B项“僭主政治的建立”说法与史实不符;CD项是梭伦改革的局限性,但归纳结底是最终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选项A正确。
考点:梭伦出走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梭伦出走的原因:改革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认为实行僭主政治不会有好下场,放弃权力,离开雅典漫游。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