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为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努力:①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②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辛亥革命;③陈独秀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为提倡民主、科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2)特点:各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各派的政治活动都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对民主制度的理解不断深化,即从器物阶段深化到制度阶段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阶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言论或主张,请你帮助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整理一下(?)
①“夷之长技三,……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③“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①“夷之长技三,……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来的;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维新变法时期,严复从西方引进的;③“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是新文化运动时北大的办学思想;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提出的;故此题选A项
点评:此题为排列式选择题(先后顺序式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把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顺序,特别是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其形式有序号式和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选择题可采取首尾两端法(从头或从尾判断),即先确定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如能确定最早或最后一个,即使其中个别时间未掌握,也有可能选出正确答案,或大大提高命中率。能否准确、牢固掌握时间概念是答好此种题型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8年,各省推选国会议员,“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这说明段祺瑞
[? ]
A.得到国民党的支持
B.依照俄罗斯的做法
C.屈从日本人的威胁
D.继承袁世凯的衣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说:“试想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他的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后,复被外人侵入,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据此他认为
[? ]
A.应该致力于民族革命,赶走帝国主义
B.应该进行政治革命,实现民权
C.必须立即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民生
D.必须迅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浪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