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末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的让步、妥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的一些改革打击了封建制度。所以A错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并认为立宪制度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是现象、D是本质。正确的答案为D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关于16世纪埃及政治方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 ②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 ③实行包税制? ④彻底消除了马木路克的势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选项中③小项属于经济方面政策,④小项表述错误,由此可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商鞅变法首先着手于
A.发展农业生产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普遍推行县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富国强兵,为了实现强兵,必须首先实现富国,所以,商鞅变法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开始。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陪审法庭
D.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这是“解负令”的措施。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