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封建伦理纲常,而“人欲”是指不符合“天理”的那些欲望,即“私欲”。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讨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无有不善”、“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甲-儒 乙-法 丙-墨 丁-道
B.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
C.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D.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甲主张“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即顺应自然,符合道家观点,乙强调身份、地位,体现了儒家的礼;丙强调简单朴素,符合墨家的节俭;丁强调制度规定和统一性,符合法家法治思想。因此甲乙丙丁分别代表道儒墨法思想。B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先秦诸子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文学艺术,后者侧重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科学研究,后者侧重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政治运动,后者侧重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学术研究,后者侧重政治主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不正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其目的是为繁荣新中国的科学文化服务的;而春秋中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目的是为当时(国家分裂,动荡不安,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政治主张服务的。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心学的理解能力。由题干中陆九渊说的“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可知他认为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故选B。有关“实践”的观点是王阳明的观点,故A项错。陆九渊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到到天理,读书明理体现的是向外探求,故C项错。陆九渊认为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故D项错。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九渊的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19世纪以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