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有人说生活就是妥协的结果,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也是如此;妥协一定要有底线和原则,一旦突破了底线和违背了原则,就会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伤害。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扩张,西方大国在妥协中丧失了原则,采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办法来“保障和平”,结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历史文献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慕尼黑协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慕尼黑协定》是英、法为妥协德国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的产物。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 )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一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和巴黎和会都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会议都由少数大国操纵,充满矛盾;会议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两次会议都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①②③④全部正确,故选D。
点评: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华盛顿会议结束时,美国总统沃伦·哈定兴奋地称赞:“这次会议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他所说的“成果”主要有
①拆散了英日同盟 ②重新瓜分了德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 ③美国海军力量获得与英国同等的地位 ④重新确立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原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捷克人宁愿让他们的国家在一场摧毁欧洲的大灾难中灭亡,而不愿做出重大让步……我们的文明是由欧洲文明融合而成……我们不能坐视欧洲文明走向末日,而不做出阻止它的毁灭的最后努力……为了促成希特勒的另一次胜利而出卖一个小国。我将毫不犹豫接受责骂。?
——摘自美国驻巴黎大使布拉特给罗斯福总统的信
材料二?当我想起那4年可怕的战争,想到700万年轻人没有能享受青春年华、1300万人死亡和伤残以及那些身为父母和儿女的人所经受的折磨的时候,我坚信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正是这些想法使我感受到,我的首要职责就是尽力避免在欧洲爆发大战。
——摘自张伯伦《寻求和平》
材料三?我们已经论证了一个民主国家和一个极权国家之间达成圆满协议的可能性,我本人真不明白,为什么不该重提这种经验呢?
希特勒先生曾提签一项海军协定,根据这项协定,德国舰队将被限制在一个双方一致同意的水平上,同英国舰队在数量上保持固定的比例……它表明德国和我们自己有可能在对于双方都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达成协议。
——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文件和材料》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6分)
(2)评价这一历史事件?(3分)
(3)阐述上述二人观点的依据。(6分)
参考答案:(1)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2分)背景:德国纳粹政权建立后,不断破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外侵略扩张。英、法两国实行绥靖政策,1938年,英、法默许德吞并奥地利,并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4分)
(2)?妥协退让和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以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人类社会再次滑向世界大战的深渊。(3分)
(3)?美国人试图让捷克人向法西斯出让苏台德区,避免“欧洲文明走向末日”。
张伯伦则从一战的灾难和战争“没有胜利者”的教训、英德“海军协定”签订的经验出发,提出与“极权国家”达成、德国扩张已成事实时,“英国要守的摊子大大,力量不足”,所以才“应迁就新的条件” 以避免战争的主张.(6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了战争与和平部分的知识。(1)由材料中的“捷克人宁愿让他们的国家在一场摧毁欧洲的大灾难中灭亡,而不愿做出重大让步……为了促成希特勒的另一次胜利而出卖一个小国。我将毫不犹豫接受责骂。”,可知反映的是《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联系教材说明的《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原因,该历史事件的原因不难得出。(2)历史事件的评价一般从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分析,但该事件以消极影响为主,因此我们可以从其消极影响入手,从二战、人类的角度进行评价。(3)要求阐述上述二人观点的依据,首先概括出其具体的观点是什么,然后从材料找出其依据。由材料一,可知美国人的依据是试图让捷克人向法西斯出让苏台德区,避免“欧洲文明走向末日”。由材料二、三,可知张伯伦则从一战的灾难和战争“没有胜利者”的教训、英德“海军协定”签订的经验出发,提出与“极权国家”达成、德国扩张已成事实时,“英国要守的摊子大大,力量不足”,所以才“应迁就新的条件” 以避免战争的主张。本题整体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的国家。”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美国政府
B.英国政府
C.法国政府
D.德国政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