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一)
2020-01-28 23:10:50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元朝侍御史高鸣进谏,认为三省的行政效率不如一省。他说:“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只设中书省 B.设三省 C.废中书省 D.设内阁
|
2、综合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太后摄玫(公元982年~1009年)后由于与宋(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战事多,每次战争都俘获大批人口,但这时萧太后对新征服的各族人户,不再编为官户奴隶而是依其原来的生活习俗设置新的部族,使其成为平民。把原来属于奴隶身份的“头下户”,改变成具有农奴性质的“二税户”,采取封建式的征收地租的剥削形式,使奴隶成为向朝廷纳税的编民。据不完全统计,萧太后摄政的二十七年里,减免赋税.赈济灾民、流民、贫民的诏令达三十次之多。采用移民、招幕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多种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借以扩大耕地面积,恢复当地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农业经济。按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免赋年限最长达十年。“贫民”则另给以耕牛、谷种,还派出有经脸的农师传授耕植知识。萧太后还“诏疏旧渠”,兴修水利。她还亲自“观稼”,遣使劝农,如命唐古(耶律唐古)“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是岁大熟。明年,移屯镇州,凡十四稔,积累数十万斛,斗米数钱”。 ——摘编自张宏、刘延丽《浅析辽期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萧太后的改革措施。 (2) 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萧太后的改革对当时辽国产生的影响。
3、选择题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 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
4、选择题 美国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
A.参议院的批准
B.众议院的批准
C.内阁的批准
D.联邦法院的批准
5、选择题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致可以表现出三个阶段
A.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B.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
C.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D.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